盛夏时节,步入石台县横渡镇横渡村,白墙、黑瓦、飞檐,高低错落,路灯、古柳、绿水,交相辉映,一派祥和宁静的氛围。东行数百米,便是怪潭景区,涓涓的溪流声、鸟儿的啁啾声、游客的嬉闹声、村民的叫卖声,声声入耳。 “没想到咱‘泥腿子’办的景区能这么火。 ”怪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斌介绍说,以往大伙靠种茶叶和砍伐木材为生,一年要消耗500多立方米木材,破坏生态环境不说,人均年收入也就3000元左右。眼看周边的村子搞旅游富了起来,横渡村的乡亲们渐渐坐不住了。2008年9月,经过协商,全村民组49户集体入股,筹集资金200多万元,创办了怪潭景区。 “10块1个! ”在景区漂流入口处,经营杂货铺的村民胡秋苹正忙着为游客挑选水枪。她身前的柜台里,摆满了短裤、拖鞋、一次性雨衣等漂流用品。 “现在不用起早贪黑,每年能有2万多元的进账,年初还分了1000元的红利哩! ” 村民吕永新水性好,当起了漂流区的全职安全员。 “以前在外打工,干完一份活,就得眼巴巴地等着下一份,现在有了这份月薪2000块的稳定工作,心里踏实多了。 ” 乡村游越办越红火,大伙的日子美了,眼界也宽了。村民张秀琴变卖了家中经营多年的木材加工厂,办起了颇具规模的“农家乐”,“砍树伐林,眼前得小利,毁的是长远。生态好了,游客多了,景区旺了,这才是大账。 ” “山上只许飞禽穿行,不许刀斧入林。 ”这条别出心裁的新村规得到乡亲们的热烈响应。 8月8日夜间,台风“海葵”挟狂风暴雨入皖,黄山风景区一度遭遇12级大风,54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树、名木安危存亡让人揪心。 暴风雨过后,迎客松傲然挺立,珍贵名木安然无恙。 “迎客松”现任守松人胡晓春说,每次极端天气来临,林业、力学专家都会为迎客松量身定制保护方案。这次,我们对迎客松的“手臂枝”采取顺风向应急拉纤措施,效果不错。 30多年来,19位守松人接力特护,1300多岁高龄的黄山迎客松郁郁葱葱、长势旺盛。 “不少外国人看不懂国画,但看了黄山后就懂了国画。因为,黄山就是天然的国画。 ”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李金水说,黄山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、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,是中国名山、世界名山,理应在生态保护、可持续发展上拉高标杆,作出榜样。 在石缝里塞进挑来的泥土,埋上夹有黑麦草种的“植生带”,为进入“轮休”的莲花峰景区细致地补给营养,园林工人李国兵的那股认真劲仿佛在为患者“按摩”。“生态承载能力是有限的,景区疲劳,景物生命力就会下降。这和人疲劳过度会生病是一样道理。 ”黄山风景区园林局资源保护管理科科长姚剑飞说。 狮子峰、天都峰、始信峰等景点陆续“休养生息”,以全新姿态迎接游人。黄山此举引领了国内风景区实行景点有序轮休的潮流。 一只手拽着绳子,一只手按着升降器,双脚抵着悬崖峭壁缓缓下滑,发现垃圾后,稳住来回晃悠的身子,捡起来放入随身的垃圾袋里,再慢慢地爬了上来。这是“绝壁美容师”谢根荣的工作流程。南京游客毛先生深受感动:“黄山游客这么多,环境却这样整洁,真不容易。放绳工从事的工作不仅辛苦,而且危险,令人尊敬。 ” “科技手段让我们有了‘千里眼’、‘顺风耳’,风景区的一切尽在掌握之中。 ”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政治处副主任程亚星说,黄山不仅有防火、森林病虫害、大气环境质量、污水、水质和地质灾害监测,还有摩崖石刻、古建筑、古蹬道专项监测,以及旅游、建设等活动监测。 “中国让我惊奇的事情太多了,但黄山的生态和环保仍是让我惊奇! ”曾7次来中国访问的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第一次来到黄山,便由衷惊叹。 亲身游历黄山后,世界旅游组织副秘书长瑞法博士毫不吝惜赞美之词:“我们将向全世界的组织成员推广‘黄山经验’,告诉他们黄山是如何做的,是如何将保护和开发协调好的! ” 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,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纪念馆管理员聂声华老人很是欣慰:“要让子孙后代记住先烈们的丰功伟绩,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。 ” 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纪念馆,坐落于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环保区内,掩映在青山绿水间。“将红色绿色有机结合起来,实现了1+1>2的效果。 ”岳西县旅游局局长王华高兴地说。 “我们来鹞落坪,既缅怀先烈,也休闲度假,这里的红色历史让我们震撼,这里的绿色生态让我们流连。自驾游客和户外运动爱好者非常喜欢这个地方,我已经第三次驾车来这里了。 ”合肥游客谢先生说。 家住南京的陈阁夫妇,隔上一段时间,都要到来安县白鹭岛休闲度假:“这里自然环境好,风景优美,离我们南京近,真是个好去处。 ” 晨光微露之时,成群结队的白鹭展翅高翔,抬眼望去,别有一番诗情画意。如今,白鹭岛生态旅游风景区已经成为长三角知名旅游品牌,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。今年上半年,来安县接待国内外游客90万人次,同比增长32%;旅游总收入1.82亿元,同比增长33%。 早春时节的皖北大地寒气逼人,但走进阜阳生态乐园热带植物园,鲜花绽放,硕果累累,北方居民难得一见的热带植物,在这里生长得郁郁葱葱。 “这可是黄淮海地区唯一的热带植物园,园里有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的300多种、4.6万余株热带树木和花卉。 ”园区管委会主任王周堂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。 “生态园是学生的第二课堂,除了植物园,还有葡萄园、梨园、桃园、石榴园、樱桃园、柿园、苹果园等以‘农’字为特色的主题园呢。 ”近70岁的王周堂如数家珍。 阜阳生态园是古颍州西湖所在地。因水灾不断,曾经的西湖美景变成一片低洼沼泽地,生活在周围的村民收成少,日子过得紧。痛定思痛,市里提出“变水害为水利,以生态旅游改善人居环境,让古西湖美起来、让村民富起来、让市民乐起来”的改造思路。 “实践证明,这条路子走对了。 ”阜阳市旅游局局长董坤说,从前没人打理的土地现在成了“香饽饽”,村村通了柏油路,安装了路灯,富起来的人家盖起了小楼,有的还买了私家车。 2011年,生态园接待游客120多万人次,收入2600多万元。 “俺们现在都成了旅游工作者。 ”正在热带植物园打扫卫生的张大嫂笑着说。 她家的地租给了生态园搞开发办旅游,每年除田地租赁金之外,每亩地还能收到50斤大米、50斤面、10斤猪肉的福利,一家人吃不完,就经常送点给亲戚朋友。儿子和媳妇办了个农家乐餐馆,自己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,全家一年收入十几万元。 放眼八百里皖江,一个个绿色氧吧,一顷顷粼粼碧波,一处处城市公园,业已成为八方游客放松身心、亲近自然的好选择。它们在无声地诠释着省委、省政府“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强省”的丰富内涵。 为使江淮大地山更青、水更绿,为提升6800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,安徽,正朝着“致力科学发展,建设美好安徽”的目标,书写着绿色崛起的崭新篇章!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